
誠信立業 力挽狂瀾
金惠明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家有兄弟姐妹三個,家境貧寒, 18歲的時候進入百步農機廠工作。1976年2月應征入伍,經歷5年軍旅生涯,在部隊這所大熔爐里,血與汗、鐵與火的洗禮,造就了他堅韌、執著、積極樂觀、誠信至上的良好品格。1981年初,金惠明退伍后返回百步農機廠工作,因勤奮肯干,創新技術,在26歲時就擔任百步農機廠廠長;因工作能力出色,企業經營有道,五年后又調任海鹽合金廠廠長。當時的合金廠已經處于瀕臨倒閉狀態,在金惠明的帶領下,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通過管理創新和誠信經營一舉扭虧為盈。1992年,在海鹽合金廠的基礎上,企業正式更名為嘉興市中達特種鋼實業公司,正式啟用“中達”字號。1999年,公司由鄉鎮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由于中達前期兼并吸收眾多困難(甚至倒閉)企業,轉制時屬于資不抵債,經評估有1310萬元的債務可以合理剝離,但金惠明和他的團隊以企業誠信經營為準繩,主動承擔1310萬元的債務,在當時不被人理解甚至是遭受嘲諷,但正因為這樣,中達誠信經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所生產的產品必須對客戶負責”,“我們必須講誠信,任何時候中達對待別人都是誠實的,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我們中達的聲譽,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中達自己的路來”,
金惠明對企業產品質量和客戶服務非常重視,正是堅持對客戶誠信和對產品負責,使產品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
中達在金惠明的帶領下,一直以誠信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之道:對客戶承諾產品質量優質,對政府部門承諾遵紀守法,對銀行部門承諾按時借貸還貸,對社會承諾勇挑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對員工承諾保障他們的權益。

以人為本 凝聚人心
1999年轉制后,員工從原來的鄉鎮集體企業轉到民營企業,金惠明抱著為轉制后員工的未來負責的精神,尋求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但當時政府的社會養老保險政策還不允許鄉鎮企業參加(民營企業更不允許)。金惠明為此與政府多次溝通協商,終于在2000年時最終實現了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成為地方民營企業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的第一家。如今,企業還為全部員工辦理了商業保險,免除了員工的后顧之憂。這些看似毫無回報的投入,正有力佐證一個負責任的企業通過將自己融入社會、融入人心,從而得到了社會、員工認可與尊重。
“人本中和,誠信達道”。金惠明從不將企業發展禁錮在家族范圍。他始終認為,沒有各部門、各成員彼此的協作、支持和付出,沒有社會大環境和政府的包容推動,就不會有中達集團的今天。中達以公司發展愿景激勵員工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用崗位技工、技師等技術職級評選打開基層員工成長空間。金惠明認為,企業員工是公司的寶,保障他們的權益,愛護他們就是一個企業對員工的誠信。也正因為此,中達企業內部文化無一不體現著金惠明的誠信理念和奉獻精神。
據統計,中達集團目前擁有8家子公司,員工超2800人。如何凝聚職工人心,讓企業職工認識到“公司是我家,發展離不開你我他”?一直以來,金惠明以倡導以“企業關愛員工、員工熱愛企業”為切入口,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以情感人,凝聚人心。在中達,一年四季都有豐富多彩的活動,集團黨組織也十分注意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五四青工培訓、拓展訓練、高溫慰問、中秋節親子活動、職工運動會、文化走親、送戲下鄉……中達的工會、職代會每月安排一次員工接待日,傾聽員工呼聲,并實行“五必訪”制度。企業每年8月初都會為剛考上大學的員工子女提供生活實踐平臺,通過深入車間參加勞動以及座談活動,加深彼此之間的溝通。金惠明還十分鼓勵職工參加各類學歷考試,對參加自學考試、電大、函授的職工大開綠燈,安排時間學習,全額報銷學費。另外,通過建立企業QQ群,利用網絡平臺和青年骨干員工輕松交流,話家常,談工作,凝聚青年骨干員工,讓他們感受企業文化,提高企業認同感、歸屬感,把自己的員工當成兄弟姐妹,真正把人才當成企業的財富。金惠明正是將企業文化提到企業生命的層面上予以重視,將其落地,使其成為企業全員的共識與感受,從而形成了文化合力,進而匯聚成企業發展強大持續的推動力。

覓機拓展 兼并救助
1993年,在金惠明的帶領下,中達跨出了兼并、救助危難企業的第一步,將面臨倒閉的浙江華陽金屬制品公司并入中達。從1994年到2005年,又先后兼并救助了5家危難企業。在2007年至2013年,中達拓展產業新篇,先后兼并救助了北團紙業、大洋紙業、恒洋熱電和華聯紙業,同時也確定了中達龍頭企業的地位。2011年3月,中達更名為中達聯合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惠明擔任集團董事長,至此,中達集團經過多年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家以特鋼、造紙兩大主導產業為龍頭,以對外貿易帶動實業發展,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的集團型企業。
在兼并和救助危難企業的過程中,金惠明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管理方法,他說自己人生的最大愛好就是“搗鼓”企業,為一家家困難企業解決危機,他感到十分充實和快樂!為了讓更多的危難企業受益,也為了能將自己兼并救助危難企業的經驗和方法傳播出去,金惠明一直在覓機拓展新的企業發展之路。2013年至2015年,他又主導完成了浙江亞威朗光電有限公司的重組。2016年,中達集團以資產托管方式介入,成功救助了海鹽海港市場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中達管理輸出的新嘗試,不出錢不控股不兼并,單純以托管方式救助危難企業,后來又陸續以這樣的方式先后成功地幫助浦發金屬等企業逐漸走出困境。
授人以漁,保駕護航,求同存異,個性發展。多元產業結構下的企業活力,源自于對被兼并企業特點與模式的充分理解與尊重,信任與放權。三十多年來,金惠明始終堅持“人本中和、誠信達道”的企業管理理念,順勢而為,與時俱進,通過誠信立業,創新發展,將一個個面臨困境的傳統企業打造成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優勢企業,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貢獻!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中達集團多年的發展過程,外面看來頗有“扶危濟貧”的俠義氣概,實際上稍知內情的人都知道其間的坎坷,中達的舉動,讓被兼并的企業依托中達品牌,自身信譽度及抵御資金風險能力得到提升,集中精力抓管理,安心生產拓市場。

飲水思源 回報社會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一個良好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夠贏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公眾的好評,一個為社會造福的企業才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
金惠明深信,社會責任也是誠信的重要載體,他帶領中達集團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在他的直接領導下,通過公司的黨、工、團、婦聯組織與殘疾人和困難家庭結對,物資上給予支助,經常聯絡,關心他們的成長發展。金惠明熱心公益事業,成立了“中達慈善冠名基金”,投入數百萬元,通過縣慈善總會支持有困難家庭。公司還通過獎學金形式與多所學校貧困學生結對助學,幫助他們健康成長。2012年,在金惠明的倡導下,百步商會設立“百商”教育獎勵基金,支持和鼓勵地方教育,獎勵優秀教師和優質學生,使百步鎮從地方教育洼地在短短幾年里異軍突起,打造了鄉鎮各項考核名列前茅的學校。此外,他每年出資上百萬元,支持“五水共治”、慈善等公益事業,承擔企業家應有的社會責任,用公益文化詮釋著新時代下一個企業博大的胸襟和高度社會責任感。
1999年轉制時中達集團銷售不足1億元,到2017年底已實現銷售收入46.3億元,利稅4.1億元(其中繳稅2.2億元),在海鹽本土企業中名列前茅,中達商標已是“中國馳名商標”,“中達”字號是浙江省知名商號,毫無疑問,金惠明管理上的成就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的充分肯定。面對未來,金惠明充滿信心,他說,將繼續堅持“人本中和,誠信達道”的企業理念,努力踐行社會責任,著力打造百年中達,以文化“軟實力”支撐發展“硬實力”,促進企業發展,成為海鹽企業發展排頭兵。
中達集團的企業愿景是實現“百年中達”,實現過程就是繼續踐行 “人本中和,誠信達道”集團核心價值觀的過程。金惠明說,“人本中和、誠信達道”的企業文化包括了三重思想:一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理論體系,二是以誠信立業為企業倫理核心的經營管理之道,三是以“中和”觀為指導,達到構建和諧企業的最終目標。(宣傳處
海鹽縣工商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