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聯合發展商會自2014年設立互助資金會以來,會員企業數量已從12家增加至53家,截至目前,已為會員企業提供209筆3.6億元貸款資金調頭。
紡織企業上半年的資金壓力比較大,一方面因為季節性周期的關系,企業訂單量加大,應收款增多;另一方面銀行貸款到期,還款資金成了最大的問題。為解決紡織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面臨的銀行到期資金調頭難問題,2014年,新塍鎮12家紡織企業向新塍鎮黨委政府和區工商聯提議,組建新塍鎮聯合發展商會及其互助資金會,通過這個互助資金會,企業貸款資金由協會轉入歸還貸款,再依托禾城農商銀行新塍支行的轉貸資金支撐,以幫助會員企業解決短期資金困難,助推抱團發展。
在互助資金會組建前期,秀洲區工商聯和新塍鎮黨委政府共同對政策、法律、行政許可等問題進行專題協調,明確互助資金會必須實行封閉運行,解決其資金認繳方式,服務對象與非法集資區別開來,不觸法律底線;為保證資金安全,對會員企業銀行到期資金調頭僅限于禾城農商銀行,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等。
新塍聯合發展商會互助資金會按照入會自愿、互助互惠、權利對等、風險共擔的原則,每個會員認繳互助資金5萬至65萬元不等,實行封閉運行。根據互助資金會會員的認繳資金大小,允許單筆放大15倍為銀行到期資金調頭,并按日收取千分之一點五的資金服務費。禾城農商銀行則針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遇到資金周轉難的問題時,為其辦理相關續貸業務,一般周轉時間僅需要兩天,從而形成一個為企業提供續貸資金的無縫對接環。
互助資金會一方面將借款資金轉入借款人賬戶并歸還到期貸款,控制了借款資金通道;另一方面,續貸后,禾城農商銀行新塍支行受托支付給互助資金會,控制了續貸后資金去向通道。這一模式切實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阻隔了民間融資帶來的高風險,提高了企業續貸的效率,同時也增加了資金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管理也更加規范。
秀洲基層商會互助資金會緩解小微企業貸款周轉難的實踐,也引起了市工商聯的關注。借鑒2014年新塍鎮成功組建聯合發展商會互助資金會,并開啟全市商會組建互助資金會先河的成功經驗,市工商聯在第102號提案中建議,要積極推進基層商會建立互助資金會,密切企業與銀行的誠信關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控制民間借貸;不斷擴大會員互助規模,在“企業+互助資金會+銀行”融資互助模式上實現銀行與企業共贏,在互助資金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展會員,保障企業資金有序循環;加強資金安全防范。同時,要健全完善互助資金會建管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掌握會員企業的資金運行動向。
|